过去总说远亲不如近邻,代表邻居之间相互照顾、扶持,感情交流甚至比距离远的亲戚来的频繁,但现在不只是住在隔壁的邻居,甚至连住在一起的同住家人都不一定能互相熟稔,彼此对对方的生活不了解,更遑论内心更深处的负面情绪。在步调快速、压力如山大的现代社会,任何人都可能有机会扮演到「守门人」的角色,如何及时注意到周边亲友发出的求救讯号,进而减少憾事一再发生,就要靠「一问、二应、三转介」。
一问:「主动关怀、积极倾听」
自杀行为是从「想法」到「行动」的渐进过程。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个案会透露某一形式的线索或警讯,可能以口语或行为的方式表现,也可由其所处状态判断。因此,当发现有自杀风险时,请认真严肃地看待警讯,并主动运用心情温度计评估情绪困扰程度,用心倾听所遭遇的困境,一旦确认个案具有自杀意图,立即深入了解自杀危险度高低。要询问一个人的自杀意念并不容易,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讨论主题,成功机会可能更高一些。
询问时可注意几点,包含在隐密的地方进行询问或谈话,可让个案较放心自在,也要注意不要打断对方的情绪释放,如果对方不愿接受帮助或不愿谈论,请坚持下去,请记住「这可能是唯一一次可介入的机会」,如何开口?如何问?这些都是其次,重点是「要问」!
以下提供一些错误问法供参考,应尽量避免才不会变成火上加油,例如:
● 以半开玩笑的方式询问「你该不会想要自杀吧?」、「不要跟我说你想自杀喔!」
● 急着给建议或提供解决方法。
● 发誓会保守秘密。
● 争辩自杀是对是错。
● 使自杀者增加罪恶感。
二应:「适当回应、支持陪伴」
当人们说「对生活厌倦」、「没有活下去的意义」时,这些说法常常会被听的人否决,或甚至告诉他们其他更悲惨的例子。事实上,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有效的聆听他们的想法。因为伸出援手或倾听本身就能减少自杀者的绝望感。询问确定个案有自杀意图后,守门人的任务即转为适当回应与提供陪伴,同时,在回应的过程中,亦可评估个案是否需要进一步转介或其他医疗协助。
(1)如何劝说个案继续活下去并且接受帮助
● 平静、开放、接纳且不批判的态度将有助于与个案的沟通。
● 开放地讨论失落、孤独与无价值的感觉,使个案情绪起伏程度减缓。
● 积极专注倾听个案遭遇的问题,尝试了解他们的感受,提供情绪支持。
● 不要急着评断个案的遭遇、处境或想法,你的倾听与协助能够重燃希望并产生改变。
● 「自杀」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个案用来解决他所遭遇困境的方法,因此可试着找出自杀以外的处理方式。
● 提供个案任何形式的「希望」,并将焦点放在个人正面的力量。因此,我们可以思考「这个人在过去的人生当中是为什么而生,现在活着的理由是什么?」、「他的生活重心与目标为何?有没有可以令他积极的人、事、物?」,再接着询问他:「是否愿意寻求协助?」「你是否愿意答应在找到任何协助之前,不结束你的生命?」
(2)不适当的回应方式如下,仍应尽量避免
● 太常打断他们说话或不停提问
● 显露震惊或情绪激动
● 表达自己很忙
● 摆出恩赐的态度,好像自己愿意倾听对方就应该感激
● 做出突兀或含糊不清的评论
三转介:「资源转介,持续关怀」
面对你想帮助的人,当他的问题已经超过你能处理的程度与范围时,就是你帮个案找出适当的资源,进行资源连结的时候,就如同当我们的家人有生理疾病时,我们立即的反应是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而非自己试图治疗。因此,好的守门人不只被动的阻止自杀,也会主动积极协助转介处理。且转介后需持续的关怀个案,并再次评估个案的自杀风险,直至结案为止。
(1) 若有以下的情形就可尝试进行转介
● 心情温度计分数偏高者,高于10分者建议寻求心理咨商,高于15分者建议咨询精神专科医师
● 怀疑可能具有潜在的精神疾病者
● 有自杀或自伤的身心问题
● 问题超过助人者的能力所及
● 社会资源或支持不足够
(2)在协助个案进行转介时,有以下的建议
● 向个案保证隐私之安全与尊重个案的意愿,若个案有强烈自杀意念,务必强调转介后由医疗团队一起协助的重要性。
● 依个案特性提供适切的资源或协助其转介,如转介至医疗院所,可评估个案平时就医习惯,询问是否有较习惯的就诊医疗院所与固定的主治医师。若原本已在精神科就医,则建议继续在原医院治疗,并鼓励个案主动与医师沟通心情温度之变化。
● 转介个案就医时,建议守门人可先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被转介的医师有关个案的特殊情况,以加速个案的转介与处理过程,并于事后向个案或受转介对象暸解处理情况。
卫生福利部呼吁大众,多关爱自己,也多关心周遭的人,若您或身边的人有心理困扰,可拨打1925(依旧爱我),安心专线将24小时全年无休,持续陪伴,服务你和我。
文章来源:社团法人台湾自杀防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