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神经放射科主任 吴明基医师 & 医学影像部主任 沈昭谕医师 联访
一名高龄93岁的阿嬷,因说话口齿不清送医,确诊为左侧中大脑动脉阻塞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术术后,虽有中风的后遗症,但能自行下床、如厕,保有基本自理能力。另一名6旬中年男性,有糖尿病及心律不整病史,因意识不清送医急诊,确诊为脑干缺血性中风,经评估适合使用颅内动脉取栓术,术后恢复快速,且隔天就能下床,日后生活完全不受影响。
每7~8名国人 就有1人脑中风
根据卫福部历年国人十大死因统计显示,脑血管疾病为国人十大死因前4名。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沈昭谕医师说明,国内每年新增约3~5万名脑中风病患,其中以缺血性脑中风占7成之多,相当于每7~8名国人中,就有1人会发生脑中风。
沈昭谕指出,大脑仅占人体重量的2%,需要的血流供应量却高达20%,更是身体的指挥中心;一旦大脑缺血、缺氧,就会造成脑细胞受损、死亡,就是所谓的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好发老年人 心律不整发生率增4倍
常见的脑中风危险因子,包括:三高、心律不整、肥胖、抽菸、无运动习惯者。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神经放射科主任吴明基医师说明,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机率增加3倍,三高再加上肥胖因子,发生率增加4倍;若是心律不整患者,脑中风发生率则会增加5倍。
颅内动脉取栓术 打通率高达7成
缺血性脑中风虽好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但中壮年族群也有2成的比例,故中壮年族群千万不能轻忽;且中壮年族群多半为家中经济支柱,一旦因脑中风失能,全家生计恐陷入危机,往后的复健费用更是雪上加霜。所幸,目前「颅内动脉取栓术」提供高达7成的打通率,大幅提升治疗品质,将近半数患者能够自理生活。
吴明基说明,根据台湾脑中风学会指引,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标准治疗,是在发病3~4.5小时内施打静脉血栓溶解剂,帮助溶解血栓、打通阻塞的血管,但临床上仅有1/3患者适合。沈昭谕举例,如果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有脑动脉瘤、脑瘤、近期脑部曾开刀,或是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就不适合施打血栓溶解剂。
黄金抢救时间 延长至6小时
针对对于血栓溶解剂有禁忌症的患者,目前可以透过最新的「颅内动脉取栓术」,不但突破治疗瓶颈,黄金抢救时间也从3小时延长至6小时。沈昭谕表示,颅内动脉取栓术是在鼠蹊部穿刺股动脉后,将导管置入血管中,再利用抽吸导管将血栓抽吸,或是使用取栓支架直接将血栓拉出,达到打通血管的目的。
吴明基进一步说明,抽吸导管或取栓支架的使用时机不同,临床上,会优先选择抽吸导管,若是血栓范围较大,则会合并使用取栓支架,加强取栓的效果。目前健保给付规范为,必须在发病8小时内、脑中风严重程度指数NIHSS大于8分,以及大血管阻塞的病患;如果缺血性脑中风病患,已超过黄金抢救时间3小时,或是阻塞处为大血管,就可考虑进行颅内动脉取栓术。
吴明基提醒,颅内动脉取栓术对于血管有潜在伤害,术后应暂时服用抗凝血药物,也要注意血压的控制,出院一星期应回诊,建议每3个月定期追踪。
脸歪嘴斜、口齿不清 当心脑中风了
沈昭谕提醒,如果突然发生脸歪一边、说话口齿不清、单侧手脚无力等任一情形,就有可能是缺血性脑中风,应尽快打119送医。他也建议,复健治疗应及早介入,可以加快功能的恢复。另外规律运动、饮食均衡,戒菸,才能远离脑中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