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吃药人生 精神患者还能做什么
从新锐女作家林奕涵自杀,到马公五女烧炭命案,忧郁症和精神障碍造成台湾社会成本的负担,是需要面对的课题。根据卫福部的统计,台湾精神科患者逐年增加,至2015年已有两百六十万人看精神科门诊。民众挂号精神科门诊愈来愈多,中华公民人权协会从去年的问卷调查发现,有四成以上的民众发现精神科药物有副作用问题,可能导致成瘾,病更重或甚至自杀。
生理影响心理 良性循环可获改善
「除了吃药,我还能做什么?」公益讲座特别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中生代重量级学者专家,以新颖观点探讨身心平衡,分享治疗成功实证,跳脱用化学药物控制情绪的思维。来自美国西岸,极负盛名的李宗恩博士,在台湾是建中和台大的保送资优生,到美国获史丹佛电机博士,柏克莱MBA,更为中医经方大师倪海厦学术传人,以临床治疗重症效果卓越著名。
演讲中李宗恩博士提到,中医很可能是人类最早、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大数据分析 (Big Data)。宏观的中医认为生理和心理是相连结,治疗精神疾病,应从生理层面下手,精神问题病患一定有生理上的蛛丝马迹可循。将心理和生理的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心理和精神的问题可以大幅改善或痊愈。
整合疗法设计治疗 提升生活品质
第二位讲师苏圣杰,是用营养处理患者的知名精神科医师,相当年轻,曾任职大型教学医院身心科多年。他近年来全心投入整合医疗,主张在合理的评估与检验后,根据病患需求,平衡地设计治疗,以真正提升健康与生活品质。这次演讲从营养及自然医师的观点,介绍民众认识精神疾病,如何预防及改善。
他表示,「忧郁症的成因十分复杂,近二十年来,由于基础科学的进展跟跨学科的交流,使得我们对忧郁症有更深入的思考,虽然这些新的发现还没有完全进入传统精神医学的治疗模式中,但是它让我们得以一窥未来的发展。」
营养素取代药物 身体健康心情好
这次活动特别邀请美国营养治疗师,华语健康书籍畅销作家赖宇凡,到现场和民众畅谈,「你缺的可能是营养,而不是药--怎么吃才能取得身心平衡?」从正确饮食观念恢复人体自愈能力及稳定情绪,吃药却无法治本。
这次不但畅谈营养与情绪的紧密关联性,精神药物如何可能掩饰身体、管教和行为问题,也从她的老本行,心理咨商师的角度去分析沟通与情绪,如果两者好好运用,甚至可以解套超级麻烦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透过各方的说法 精障者新思惟
台中市德馨狮子会及中美同济会以关怀社会福祉为己任,观察到社会乱象日增,常常和家庭及社会层面无法有效处理精障问题密切相关。这场公益讲座吸引了三百多位民众聆听。此卫教公益讲座的目的,希望能开启医疗专业及照顾精障者的新思维,提升患者及家人的医疗品质及生活品质,更为了增进整体社会医疗资源的妥善利用,造成多赢局面。另方面,也提供所有民众正确有效的身心平衡保健良方,增进民众知的权利。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