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家中孩童是否吃多动少,比起一个多月前看似圆润不少呢?当心,孩童年幼时肥胖,恐对身心带来影响,根据一篇2017年5月刊载于「每日科学」(ScienceDaily)的研究指出,体重过重,特别是小时候就出现的肥胖,会大幅增加一生中罹患重度忧郁症的风险。
罹患忧郁症机会高出四倍之多
该研究由荷兰自由大学医学中心进行,以出生于1907至1935年间,并于1967年居住在冰岛雷克雅维克的居民为对象,于2002至2006年进行AGES(年龄、基因/环境敏感性)研究,受测者共889名,平均年龄75岁。研究者先让参与者接受评估,了解参与者目前是否有忧郁症状或过去曾否罹患重度忧郁症,并以学校记录了解参与者8至13岁的身高和体重资料,而中年后的资料来自AGES研究。研究期间,39名参与者曾被诊断重度忧郁症。
结果显示,在8岁或13岁有超重现象的孩子,其一生中某个时刻发生重度忧郁症的风险超过三倍;儿童和成年时皆过重的人与只在成年时期过重者相比,前者罹患忧郁症的机会高出四倍之多。
肥胖环境相互影响 内心多自卑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叶雅馨表示,研究是以纵贯回溯的方式进行,也是属于观察性的研究,虽然无法做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但的确显示儿童时期肥胖会增加终生罹患重度忧郁症的机率。儿童时期过重现象除遗传基因影响,也常因隔代教养的过程,传统长辈既有观念「孩子养胖,就是养的好」、「孩子不能瘦,要多吃」,易造成孩子体态肥胖。
叶雅馨主任说明,吃饭时周围的人易提供较多分量予肥胖者,使过胖的孩子通常会有较多的食物来源,自然增加吃多的机会。而在人际互动上可能因肥胖受他人嘲讽与霸凌,使孩子处于低自尊、沮丧,甚至自暴自弃以食物来当作安慰,建议家人给予正向支持力量,鼓励孩子多运动及调整饮食习惯。
生活习惯影响大 预防肥胖和忧郁
叶雅馨主任提醒,现今社群媒体的发展,除了使用电脑、电玩易长时间久坐,生活型态或各项交通的便利性大幅减少身体活动量,造成我们常常多吃少动,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用手机的APP下载计步器,藉以彼此激励及提醒,增加走路的步数,可以透过竞赛的方式保持每天固定的活动量。
她强调,如果已是过重体态者,当有心情沮丧、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开始不断大量找食物吃等现象时,就要用情绪筛检量表检视自己是否压力过大,且不要挑选有许多压力时减重,当同时面对各种压力,例如交报告、重要大考,则容易失败,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及运动习惯,才是预防忧郁的不二法门。
心宽不会体胖 遗传基因影响大
身心诊所院长吴佑佑表示,上述的研究结果非常有趣,但体态与忧郁症的关系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其因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探讨,(1)生理面:肥胖基因与情绪的相关性。(2)贺尔蒙层面:肥胖的孩子相对运动量可能较不足,受脑内啡、多巴胺等与情绪相关的内分泌影响。(3)社会面:肥胖的孩子较容易被取笑,人际互动相对较差,易造成自尊及自我价值感低弱。
吴佑佑提醒,体胖并不会让人心宽,成人才出现肥胖大多受生活型态影响,而从小肥胖的孩子,可以发现其家人体态大多也较圆润,受遗传性基因影响较难改变,建议可透过运动,增进人际互动、促进脑内啡分泌,保持好心情。
【健康医疗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