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断升温,不少民众出现恐慌。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身心科医师姜学斌建议,可以透过「四不五要」来减低焦虑:包括不要转传或散布恐慌性购物的资讯与照片;不要整天看新闻,应该要透过官方媒体获得整理好的资讯;不要专注在确诊者足迹,要专注在完整自我的防护;减少当面人与人的连结,以「安、静、能、系、望」的5字诀,照顾好自己的心灵健康。
姜学斌表示,随着确诊者足迹的公布,诊间民众的担忧更明显。然而在防疫等级从疫调足迹的警觉,到升级成全面防护的当下,疫情越严峻,台湾人更应该站在一起:「我们的敌人,自始至终都是病毒,而不是感染了病毒的人。」
造成焦虑的原因有很多,过度接触令人恐慌的资讯、过度聚焦在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过度预期性地假设尚未发生的事情,都是焦虑的来源。民众常常会思考,究竟这样的焦虑是不是过头了?姜学斌表示,焦虑与一般烦恼的差别,在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倘若一整天都处在焦虑的情绪中、或焦虑的严重度与压力源不成比例、觉得自己无法控制或者转移焦虑的情绪,甚至因为焦虑的状况,出现类似「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如胸闷、心悸、耳鸣、喉咙卡卡的、喘不过气.等症状,在经过内外科检查后,若没有明显的器官损伤,就要思考焦虑症导致身体症状的可能性。在防疫期间,如何避免焦虑产生,姜学斌医师提出四个建议:
1.不要转传或散布恐慌性购物的资讯与照片
物资是充足的,避免密闭空间群聚才是现在的重点。不要让自己变成散布恐慌的媒介。
2.不要整天看新闻,透过官方媒体获得整理好的资讯
如果一整天都沉浸在重复式、威胁式的媒体资讯里,会更难摆脱焦虑的可能。不如固定一个时间观看新闻,或是透过「疾管家」line官方帐号获得资讯。
3.不要专注在确诊者足迹,要专注在完整自我的防护
我们无法掌握其他人的足迹,但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出门去。不管周遭有无确诊者足迹,这几周的当务之急,都是把自己管好,避免不必要的群聚。聚焦在自己可以掌握、可以改变的事情。
4.减少当面人与人的连结,拉近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这个时候,可以尝试以「安、静、能、系、望」的五字诀,照顾好自己的心灵健康。包括了:
促进安全:疫情已经从特定防护,进入全面防护的阶段。应借由正确防疫资讯的了解,提升自我防护,如减少不必要外出与聚会、维持社交距离、不随意听信假新闻、下载卫福部推出的「台湾社交距离」APP等,以创造身心的安全状态。
找回平静:借由有效且无害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平静。包括适度运动、泡澡、休息、听音乐、深呼吸、做伸展操、正念冥想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提升效能:若出现不确定感,觉得无能为力或不知所措,可以借由做一些简单的小事情,比如清理家里、好好读本书、与家人一同做料理等,让自己得到更完整的自掌控感。
互相联系:虽然因为疫情影响需要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但是仍然可以透过通讯软体、网路视讯或电话与亲友互相支持,表达关心。
保持希望:透过安、静、能、系,让自己感觉踏实与肯定后,让自己知道疫情是一时的,总有一天会过去,对于未来还是要抱持希望。
资料来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权提供/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