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50岁的上班族黄大仁(化名),十年前诊断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因发炎与疼痛状况不明显,偶尔疼痛时会吃消炎止痛药。今年年初发现自己除了下背部越来越痛外,还连带全身有多处接骨点也出现肿胀疼痛,吃止痛药后症状没改善,且疼痛持续长达半年,让他难以入眠、食欲不振,体重暴瘦10多公斤,最后连行走都有困难,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后来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症状才获得改善!
僵直性脊椎炎各年龄皆可能发生 20-30岁为高峰期
收治个案的马偕纪念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李惠婷医师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体免疫失调导致的发炎性关节炎,在各个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主要发病的患者以20到30岁间最为常见。临床诊断僵直性脊椎炎,除了询问患者症状及家族病史外,还会搭配抽血及影像X光片检查,有些患者甚至需要透过核磁共振才能确认荐肠骨发炎状况。
李惠婷医师补充,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如果没有好好治疗,发炎与疼痛的状况会持续加剧,造成关节功能丧失甚至被破坏,严重时会造成脊椎沾黏,当原本一节、一节的脊椎关节沾黏时,在X光片上看起来就像竹竿一样,影响日常生活的动作,像是转身、弯腰或是开车,严重的患者可能会驼背让身体无法挺直。
第一线止痛药治疗无效 二线健保给付生物制剂接续
李惠婷医师说明,僵直性脊椎炎除了影响脊椎及周边关节外,还有些关节之外的并发症,门诊也有部分患者是由眼科先确诊虹彩炎后,转介风湿免疫科,检查才得知原来是僵直性脊椎炎导致。目前针对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疗方式,第一线会以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为主,部分患者也会合并使用口服免疫调节剂,除了药物之外还会建议患者搭配运动或是物理治疗。倘若患者对于第一线止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发炎与疼痛没有明显缓解,经由医师评估后,可以考虑申请使用第二线的生物制剂治疗。
李惠婷医师进一步说明,生物制剂是透过生物科技去研发的蛋白质制剂,可以阻断疾病发炎激素达到抑制发炎效果,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生物制剂之一是抗肿瘤坏死因子,可以显著在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疼痛与发炎情况,进而降低关节功能丧失机率,是近年针对僵直性脊椎炎治疗的新选择。
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是关键 配合医嘱提升生活品质
李惠婷医师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最重要的是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脊椎发炎,也能降低关节功能丧失的机率,若出现慢性下背痛或关节发炎疼痛问题应先求诊风湿免疫科。另外,患者除了定期回诊追踪外,建议平时应养成良好运动习惯,多做全身性伸展的运动,例如:游泳、瑜珈、伸展操…等,能减缓疼痛不适,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