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3平台-高德注册

登陆高德平台_科技取代人类? 北医转型智慧医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近年以科技结合医疗,进行「智慧医疗」的转型革命。新冠肺炎、少子化及高龄社会冲击,引出病患照护、医护量能的大量需求,北医近年积极转型Smart Hospital(智慧医院),却掀起话题,「科技将取代人类?医院人力渐渐缩编?」院长邱仲峯强调:「不是人被淘汰,是人被升级。」科技可取代繁琐的初阶工作,让专业人才进行高阶工作,不过台湾仍面临资金与人才不足的窘境,需靠政府支持,以及产业与医界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医疗的愿望。

智慧医疗成「全能管家」 降低人力、物力、国家成本

北医近年在智慧医疗成果不少,成为医病间的垫脚石。例如「Ted- ICU AI重症照护平台」,是将所有加护病房患者资讯,即时整合抛转至资讯面板上,一目了然,让医护人员每月节省了800小时的抄写时间、每位病患平均处置时间更少了30%,成为「全能管家」。

除了「Ted- ICU AI重症照护平台」,「iTPass健康医疗区块链应用服务」也是重点发展项目之一,民众只要在手机上下载APP,并透过智能合约进行线上签约,建立个人健康数位身份并加密,可安全完整存取病历纪录、影像检查及健检资讯。近期还加入TPMI台湾精准医疗计画,提供民众个人基因检测报告,掌握个人基因资讯,邱仲峯认为,「病患不用大老远来医院看报告,我们直接把报告发给你,可减少人力、物力甚至是国家成本。」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要有效降低医护染疫风险,也发展「全方位零接触防疫照护系统」,将移动式医疗车置于病床边,兼具生理量测、远端视讯等多重功能,患者的血压、体温等资讯每分钟上传至护理站电子白板,一旦有异常会即时示警,医护人员不再需要反复穿脱防护衣、也不需要进出病房增加接触机会,邱仲峯补充,「病床也加装感应器,可远端侦测病人擅离或跌倒风险」。另外,防疫平台上纪录的生理数值,也会在电子白板上转化为趋势分析,可掌握病情变化。

图片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院长邱仲峯

癌症智慧医疗系统成本高、发展难 应用于「教育」为上策

邱仲峯院长本身是肿瘤治疗的专家,谈到癌症在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的布局,他坦言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挑战,全世界发展癌症体系有两大主流,一是病情判读、二是病人追踪计画,过去院内曾使用知名国际大厂研发的智慧系统来协助肿瘤的判读,其精准度高达9成,程度相当于医师用肉眼与经验判断,但这套系统「只租不卖」,大大增加成本,而台湾健保也不同意,因此大多数医院为此出资的意愿不大,宁可按照以往由医师自行判读。

另一主流,则是每位医师必须照顾许多患者,因此针对病情的追踪计画,发展完善的个案管理系统。邱仲峯表示,「全世界都在发展这种管理系统,但在本土有困难。」因为相较国外每间医院都有共同的管理架构,因此系统可以健全发展,但在台每个医院体系架构都不同,发展受阻。

面临负担高额成本以及难以发展的窘境,邱仲峯表示,或许智慧系统可应用于「教育」,虽然先进国家的肿瘤科医师都很具水平,但对经验不足的年轻医师来说,系统可以协助做判断分析、提供大量资讯,训练医师能力更加到位。

需靠政府挹注资金、人才 才有大跃进的可能

不只是癌症治疗,所有疾病运用智慧医疗已成全世界趋势,台湾的科技业、医疗技术领先全球,因此海外产业选择进驻台湾,例如国际大药厂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在台打造「未来医疗实验室」,透过物联网整合医疗,以病患为中心、以疾病旅程为场域流程设计的诊疗一体化商业创新模式,并推动智慧健康产业,深化国际链结。

邱仲峯表示,在台湾智慧医疗进展是Smart Hospital(智慧医院),但在美国是提倡成为AI Hospital(人工智慧医院),不只是做好标准初阶工作,更具有判断决策与新创能力,例如皮肤病诊断,可利用AI蒐集大量皮肤病灶影像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做出快速、精准的诊断。

虽然产业和医界近年携手合作,效果还是有限,邱仲峯认为「台湾要完全进到AI Hospital没这么简单,必须要有人才与大量资金挹注。」例如资讯人员开发软体时,需要医师一起合作,但两者毕竟是不同领域,各自需求、沟通有落差,但以海外教育制度而言,学生发展多元,可同时拥有医学院、工学院双学历,但台湾人大多专一于某领域,国内又没有足够经费培植人才,虽然政府近年积极推出各项平台连结产业与医界,但如果政府能真正挹注资金和人才,往后才能大跃进,从Smart Hospital进入到真正的AI Hospita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