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睡觉一躺床就能「马上入眠」代表自己很好睡、睡得很健康?其实不然。根据《CNN》报导,哈佛医学院睡眠医学系讲师Rebecca Robins表示,「平时休息充足的人并不会立即入睡,一般正常情况下,进入睡眠需要15分钟,但当一个人处于疲惫状态时,才会马上入眠,这表明了平时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反而损害身心健康。」如果超过15分钟还无法入眠,则可以算是「失眠」,若处于失眠状态,平常可以透过方法「训练大脑期待进入睡眠」或是使脑袋真正放松。
睡眠不充足 大大影响睡眠关键「2阶段」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数据显示,成年人每晚至少要睡7小时,学龄儿童则需要9-12小时,青少年则是8-10小时。若入睡太快或是白天总感到疲倦,代表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南加州大学医学院博士Raj Dasgupta表示,如果半夜常常醒来,会影响进入深深度睡眠阶段的能力,例如慢波睡眠(深度睡眠)或快速动眼期(REM)。
一般而言,入睡后开始进入4个不同阶段的慢波睡眠,脑波频率会降低,进入深睡状态,之后又倒转4个阶段,由深度慢波睡眠,逐渐回复成浅睡状态,进入快速动眼期,如此完成一个睡眠周期。
在快速动眼期阶段,通常会做梦,这时大脑会开始大量运作,将常用的短期记忆,移送至长期记忆区存放,如果在这个阶段突然中断睡眠,除了影响认知功能、记忆力下降之外,更有研究发现,不仅有害健康,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更会提高致死风险。而慢波睡眠,则是大脑正在休息和排出毒素的时候。「如果想要有健康的睡眠,这两者阶段都不可少。」美国睡眠协会指出,要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间,最重要的就是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不好怎么办?这些招数试试看!
一般人正常入睡时间是15分钟,超过15分钟以上还没睡着,就代表进入失眠状态。如果平时无法入睡或是半夜突然惊醒睡不着时,可以先起床到另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做一些平静的事情,直到再次感到昏昏欲睡时,回房重新入睡。
Rebecca Robins表示,如果一直待在同张床上辗转反侧时,大脑就会将「床」与「失眠」连结在一起,因此,这时候应该先离开原本的环境,培养睡意。也不要在床上工作、看电视、滑手机,尤其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让大脑醒来,而不是睡着。在培养睡眠的过程中,有一关键是「训练大脑期待睡眠」,另外,关灯、以及保持室内温度凉爽,会睡得更好。
睡前也可以创造仪式感,例如好好刷牙、洗热水澡,或是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或听舒缓的轻音乐,尝试瑜伽或轻柔的伸展运动,训练大脑放松。并且不管平日或假日,每天都要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这会让身体自然而然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果每次睡觉时脑袋充满纷乱的烦恼、压力、焦虑和五花八门的想法,可以透过「静心冥想」,或是在床边放一本笔记本,把烦恼记录下来,再放到一边,告诉自己现在想这些事情于事无补,明天早上再来解决。也可搭配「腹式呼吸」,将双手放在下腹部,并深深而缓慢的呼吸,使肚子上下起伏,帮助放松忙碌的脑袋和身体。
文章来源:《CNN》How to fall asleep more quickly -- the healthy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