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9日实施全国第三级防疫警戒至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数已趋缓,但除了新冠肺炎,民众不可轻忽慢性病或其他急重症的危害!国外研究指出,疫情期间心肌梗塞就医率下降,高达85%的病人表示害怕就医感染新冠病毒;另有55%的病人担心自己会增加医疗负担而不愿意就医。台湾40家重度级急救责任医院数据显示,2020年2至4月(新冠肺炎大流行期)比起2019年同期,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至医院救治时间,从142分钟提高到180分钟,多拖了近40分钟才就医,恐错失黄金治疗期!
台湾心肌梗塞学会理事长暨高雄荣总重症医学部主任黄伟春医师指出,近一个月急诊救治的心肌梗塞病人的病危比例有提高,有些病人到院已休克、甚至心跳停止。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每延误30分钟治疗,死亡风险将增加7.5%,从症状发生至灌流的速度是影响死亡率的关键,可分为三个时间段:症状发作至救护后送时间、救护车运送时间、到院后紧急心导管时间。目前疫情管制,急诊到院后也需进行新冠肺炎快筛,结果出炉约需至少30分钟,将延后紧急心导管介入治疗时间,因此缩短到院前的救护时间更显重要。
台湾目前60岁以上长者新冠肺炎重症率超过两成,死亡名单更高达9成都是60岁以上且多有慢性病史者,台湾老人急重症医学会理事长暨马偕纪念医院总院副院长叶宏一医师指出,冠心病的高风险族群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以及慢性肾脏功能不良或有过心肌梗塞病史者,若身体出现异状如胸痛、胸闷、上腹痛,合并呼吸困难、冒冷汗,且症状持续超过30分钟,就要怀疑是急性心肌梗塞,请叫救护车送医,切勿拖延。
有鉴于此,台湾心肌梗塞学会与台湾老人急重症医学会共同强调,慢性病患于疫情期间,因宅在家中往往饮食增量、运动减少、服药不规律及延迟就医,造成风险大幅上升,心肌梗塞可能因此增加。建议病人应积极遵循医嘱用药、控制健康指数,除避免心肌梗塞发作,万一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后也降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目前全台心脏病急救的医疗量能充足,且实施高规格感染控制,呼吁高风险族群以【保心三招:规律用药、备小卡、急送医】关注自身健康,怀疑出现心肌梗塞症状时,要立即呼叫救护车就医,为自己及医疗团队争取黄金急救时间。
分秒必争! 心导管介入治疗前需等30分钟新冠肺炎快筛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国心肌梗塞的急救与住院比率降低了约20-80%,台湾在今年五月疫情再次升温后,也观察到心肌梗塞就医率的下降。黄伟春理事长指出,目前台湾医界针对疫情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应变之共识,基本原则是需等待抗原快筛与定性PCR核酸检测为阴性(30-60分钟),始能进一步积极介入治疗,而抗原快筛与定性PCR核酸检测,以及定量PCR核酸检测(1-4小时),会根据检测技术不同而有时间差异,因此,能自察症状并缩短到院救治的时间十分关键。
黄伟春理事长表示,疫情期间,心导管室多配合医疗降载、保留量能,更规划团队防疫分组、路线分流,加强消毒,并执行高规格防护方案,全台的心脏科团队全力备战防疫期的急性心肌梗塞救治工作,提醒民众不要担心医疗能量,并应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的维护。
遵从医嘱! 慢性病良好控制可降低新冠肺炎重症风险
叶宏一理事长指出,从五月开始,三高病人的回诊、领药率都明显降低,有病人甚至自行减药一半,进一步询问也多是因担忧入院染疫的风险,但慢性疾病病人于疫情期间更应积极遵循医嘱用药,尤其是有心肌梗塞病史者,每七人就有一人会在一年内复发,若未妥善控制三高、不遵循医嘱服用抗血小板等药物,复发机率会更高,但遵循医嘱不只避免心肌梗塞发作,更可降低万一感染新冠肺炎后发展成重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中,糖尿病病人为一般人的8倍,心血管疾病病人更为一般人的11倍,叶宏一理事长说明,慢性疾病病人发展成重症肺炎、甚至死亡的机率较高,因此,慢性病人良好控制疾病与防疫本身同等重要。
为提高病人的回诊意愿,目前有许多医院推出防疫期安心就诊方案,包含提供远距视讯门诊、户外安心门诊、户外慢笺领药。叶宏一理事长以马偕医院经验为例,除了视讯门诊,也提供户外安心门诊,对于不擅使用远距视讯方案的民众是另一个疫情期就医选择,民众可于院外专区透过医护人员协助使用视讯装备,与院内诊间的医师连线问诊,并于户外领药处取药,全程不进入院内。黄伟春理事长分享高雄荣总也已开办远端视讯门诊,并将慢性病连续处方笺领药处改至户外,病人先于网路预约后,于院外慢笺发药处领药即可。
保心三招! 双学会教你自救超前部属 提高急救效率
根据卫福部最新统计,2020年国人十大死因整体死亡率下降,死因首位癌症十二年来更首见负成长,但位居第二的心脏疾病死亡率却较2019年增加3%,并且糖尿病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亦都上升,疫情期间,民众不应轻忽对慢性病的管理,并应留意心梗症状尽速就医。
台湾心肌梗塞学会及台湾老人急重症医学会提醒,防疫时期的就医流程与日常或许有不同,但医疗团队仍全力提供最好的救治品质,请民众务必积极做好疾病管理,安心度过防疫期。呼吁心脏病的高风险族群如三高、慢性肾脏病、有心肌梗塞病史者为健康超前部属,依照【保心三招:规律用药、备小卡、急送医】做好准备:
一、 规律用药: 慢性病患应遵循医嘱,切勿自行减药避免复发,疫情期仍可透过安心就诊方案定时回诊拿药,包含各医院提供之远端视讯门诊、户外安心门诊、户外慢笺领药。
二、 备小卡: 民众可于健保卡旁放置就医小卡,填入慢性病史、用药资讯、就诊医院,并告知同住者或打119时告知小卡上资讯,救护人员能更精准判别病情后送正确医院,也帮助到院后医师精准用药、提高诊治效率。
三、 急送医: 谨记心肌梗塞症状保命口诀:「心痛喘、冒冷汗,卡紧叫,救护车!」,出现症状时立即呼叫119送医,防疫期间也切勿忍耐症状。若救护车到达前已休克昏迷,旁人应协助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CPR)抢救,若现场有第三人请至最近的体外去颤器(AED)地点取回机器来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