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人脑波弱,看到广告或友人分享,就立刻喊「+1」或放入购物车,有时候甚至不管适不适合、用不用得到,只觉得大家都在抢「我不能没有!」,接着在收到帐单时倒抽一口气,或是社团通知结帐时才惊觉自己应该要「剁手」。冲动购物偶一为之还好,但如果买到卡债连连或月光族,就必须找出心理因素,适度改善。
长期且持续性爆买 恐为强迫性购物行为
一般消费行为通常是有计画的,偶而买小物、吃美食或奢侈品来自我奖励,也常在合理范围内。如果长期买不停,超出经济能力,造成自己的困扰,可能要怀疑是否有「强迫性购物」(Compulsive Buying)行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松德院区一般精神科主治医师钟安妮指出,强迫性购物尚未纳入正式的精神疾病,可归类在冲动控制疾患,与行为成瘾本质上相似。
这类型的人脑海里经常想着购物,特别是出现负面情绪时,会以购物来纾压,买的当下很开心,但后续必须面对罪恶感、家人谴责、害怕周遭的人知情,甚至有人因而背负卡债,得面对经济困境及法律责任。虽然一般人也会受到促销活动影响,但属于短暂、偶而发生,懂得踩煞车,强迫性购物是「长期且持续性」的行为模式,当一个冲动来袭,就打开了「买不停」的开关。
从买的时候很开心 进展到不买不舒服
钟安妮说,强迫性购物的认知行为表现,会有以下两个层面,一开始是「正增强」,也就是购物当下会有愉悦、放松的感觉;第二个层面则是「负增强」,开心的比例下降,反而发现自己「不买会不舒服」,一直想着购物这件事,也就是所谓成瘾。就像酒精成瘾个案,喝酒当下很快乐,不喝会出现戒断症状或不适感,演变成饮酒量愈来愈多,带来负面后果。
近年也观察到年轻族群盛行趋势升高,可能与脑部冲动控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或是缺乏其他抒发情绪的替代方式有关,再加上市场行销手法、消费型态改变,都会影响到此类个案的表现。
量表供参考 应实际与医师会谈
「强迫性质购物量表」可供参考,但无法仅依此诊断,医师须与个案当面会谈,澄清对购物的认知、症状对生活的影响,确认后才能一起找到解决之道。钟安妮表示,改善强迫性购物,目前主要透过认知行为治疗,协助病人找到改变动机、刺激控制、压力管理、寻找替代方式,并进行认知重建。个案也可考虑调整消费习惯,将信用卡交给值得信赖的人保管,出门只带足够的现金、远离周年庆等高危险情境。
强迫性购买常与其他情绪疾患共病,如忧郁症、焦虑症、物质成瘾或其他行为成瘾的病人等,也可能出现持续性购买行为;有些人会合并囤积症。另外,强迫性购买也须与其他精神科诊断鉴别,像是躁郁症的病人,可能过度积极参与会带来痛苦后果的活动,如大量购物。上述都可能对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如果亲友出现异常「爆买」,很可能是求救讯号,请多关怀并适时引导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