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3平台-高德注册

欧亿平台登录测速_多感恩就不会得忧郁症? 精

知名作家、教授洪兰日前在网路媒体发布《感恩与吃苦》一文,内文提到:「其实人生挫折是常态,顺利才是意外,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辈子不会得忧郁症。」近日引起众多忧郁症讨论。北市联医松德院区精神科主任医师刘宗宪指出,如同规律运动、健康饮食的人也可能罹患糖尿病,懂得调适、乐观的人虽然机率较低,但也可能罹患忧郁症,「可少劝阻,多倾听,陪伴忧郁症病友度过生命幽谷。」

正向乐观可预防忧郁 但无法百分百避免

具脑神经科学背景的洪兰教授,这篇鼓励民众多感念的文章,因意外提及「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一辈子不会得忧郁症」,引起许多人讨论。其实这句话太武断但也并非完全错误,刘宗宪受访时解释,心理上懂得调适、处理挫折的人,压力比较不会太大,罹患忧郁症的风险自然比较低。

然而,刘宗宪也表示,忧郁症成因除了心理,也与体质、家族病史、脑中化学物质浓度有关,且人生难保都没有压力、低潮,「一但心理、生理等原因促使脑内化学物质失调,乐观、开朗的人仍然有可能罹患忧郁症,只是风险较低。」

忧郁症患者脑内物质失调 规劝太多恐反效果

「一个体重不重、不吃甜食、规律运动的人就不会得糖尿病吗?」刘宗宪进一步说明,当然不一定,但这些习惯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却无法百分百避免。如同心脏病,就算体型偏瘦、胆固醇不高,有些人还是心肌梗塞;又比如一个人不抽菸、喝酒,也不接触致癌物,还是可能罹癌。

 如何帮助忧郁症患者?刘宗宪提醒,忧郁症患者的脑部化学物质处于失调,容易偏向钻牛角尖、负向思考,若没有同理而太常对他们告诫想法,如「你不要那样想就好」、「不要想太多」,恐让患者觉得「别人都可以处理,只有他处理不好」,反而会造成患者更多压力。

 「一个脑袋正常的人,一直劝已经忧郁症的患者,久而久之,劝人的人也会不耐烦。」医师强调,不是患者不愿意改变想法,而是他们应付不来,反而让他们更自责、内疚。

多倾听陪伴 待忧郁病友最好的方式

刘宗宪建议,尤其面对忧郁症急性期的病友,少劝导,多陪伴、倾听,鼓励患者说出心里话,并多多安慰他们。若情况真的严重,药物治疗恐无法避免,透过医师帮助,情况一定能有所改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