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湾的确诊案例中,已经施打两剂疫苗的长荣机师,仍引发「突破性感染」;而最近刚落幕的东京奥运,其中美国队伍虽然已接种2剂疫苗,但仍染疫,使该确诊队员失去参赛资格,不免令人担忧疫苗的保护力是否有限?家庭医学科医师李文祺表示,其实会产生突破性感染最大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变种速度太快,目前各国研发的疫苗,赶不上突变速度,才会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突破性感染的案例。
造成突破性感染的5大因素
美国疾病管制中心(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将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定义为,「完全接种疫苗后至少14天,采检确诊传染病。」李文祺表示,发生突破性感染有五大关键:
第一,疫苗抗感染的有效性(保护力)并非100%,因此不代表施打了疫苗就绝对免疫。
第二,AZ、BNT、莫德纳、高端疫苗,需施打2剂后,才达到最佳保护力,施打后也须等待2周产生抗体。因此突破性感染,恐是身体正产生抗体或疫苗施打前即受到感染,才会于接种后确诊。
第三,COVID-19病毒突变速度非常快,李文祺表示,这是引发突破性感染的关键。不少变种病毒会抑制疫苗及疗法的有效性,虽然目前还没有实质证据,但不少学者正怀疑Delta病毒可能使突破性感染的数量大量推升,而未来甚至可能有更新的变种病毒,突破人体的免疫系统。
第四,每个人接种疫苗后,在体内所产生的抗体数不尽相同,尤其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可能因抗体不足,再次受到感染。
第五,疫苗需要低温保存,若配送过程没有谨慎以待,造成疫苗效力降低。例如mRNA疫苗(BNT、莫德纳),BNT疫苗需要 -70度,而Moderna疫苗则是 -20度;AZ疫苗为2至8度。因此各国对于疫苗配送、保存、解冻等过程,须严加把关。
李文祺强调,「任何疫苗都无法达到100%防止传染病,最好的新冠疫苗,只要可达9成以上保护力就已经很优秀。」而施打疫苗的关键目的在于,降低感染率、严重疾病与死亡的发生,以及当大多数的人都接种了疫苗,能大幅降低COVID-19传播。因此,不可以因施打两剂疫苗,却造成突破性感染,就完全否定疫苗的效果。
李文祺医师
内儿科诊所专任主治医师
中华民国家庭医学专科医师
台大医院家庭医学部总医师
台北荣民总医院最佳实习医师
中山医学系毕业
具物理治疗师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