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3平台-高德注册

欧亿平台登录网址_自杀报导「六不六要」 防治

在资讯随手可得之世代,各媒体百家争鸣,新闻报导如何在群众喜好与新闻价值中取得平衡,已然成为重要议题。全国自杀防治中心李明滨主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自杀相关新闻报导提出「六不六要原则」,然而「六不」中的「不要简化自杀原因」及「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杀遗书」较易被忽略;「六要」原则中「与医疗卫生专家密切讨论」、及「报导危险指标以及可能的警讯征兆」则是较不易在新闻内容中提及。   24岁以下最易受媒体影响 全国自杀防治中心吴佳仪副执行长表示,媒体对民众极具影响力,又以成年早期之成人与24岁以下青少年最易受到影响,媒体与学校、家庭、社会并列最具青少年影响力的前四名。而自杀新闻报导透过各媒体管道曝光,其报导方式皆会对民众造成正负面影响。   别忽略自杀新闻的负面影响 尽管各家媒体对于报导新闻已立有规范,但播报自杀相关新闻时,常因争取优先曝光以及浏览量,而忽略媒体可能对民众造成负面影响。阳明大学陈映烨教授指出,报导自杀相关新闻时,对于新闻收听者,需注意「保护隐私并顾及高危险族群的反应」及「促进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自杀」。   可从不同死因探讨角度切入 若为名人自杀时,不刊登照片、不报导是完全不可能,陈映烨教授建议放大头照,不要刊登自杀现场的照片,以避免变成热点,照片、场景的选择是媒体可以衡量的部分。针对死因探讨,切入的角度如从自杀后能解决所有事,会造成模仿效应,但原因如是畏罪自杀等,就较不会有模仿效应;因此提到安乐死、经济不景气等,也是切入角度的问题,如探讨生命意义、经济、企业文化等问题,与从探讨自杀本身切入角度就会不同。   自杀新闻「六不六要原则」 「六不」包括: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杀遗书、不要报导自杀方式的细节、不要简化自杀的原因、不要将自杀光荣化或耸动化、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来解读、不要过度责备。   「六要」则是:报导事件时,与医疗卫生专家密切讨论;提到自杀时,用「自杀身亡」而不要用「自杀成功」这样的字眼;只报导相关的资讯,且刊登在内页而非头版;凸显不用自杀的其他解决方法;提供与自杀防治有关的求助专线与社区资源;报导危险指标以及可能的警讯征兆。   防治自杀 人人有责 全国自杀防治中心李明滨主任提醒「自杀防治,人人有责」,民调调查显示70%民众认为亲友若表示想自杀,自己能够帮得上忙,但却不知从何帮起,因此如何教导民众以及如何辨识危险因子,透过「一问、二应、三转介」,让人人皆为自杀防治守门人。
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评论